《创新社会治理:传播学的视角》,中国书籍出版社,2014年。
《戴·叶布瑞:麦考瑞大学校长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14年。
《朱慧琼:非洲女子大学董事长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14年。
《从形象到认同: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12年。
《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:私立大学研究》(主编)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11年。
《创意南广:大学的诞生》(主编)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9年。
《超越非洲范式: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9年。
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》(合译)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6年。
《跨国危机管理:理论、方法及案例分析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05年。
主持项目
“中国在非洲的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影响力建构研究”,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,即将结项。
“作为知识人的广播电视记者研究”,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“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发展战略研究:以媒介融合为背景”子课题,在研。
“‘美丽乡村行’节目品牌传播及产品开发”,2014年横向项目,在研。
“中国广播电视对非传播路径与模式研究”,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,在研。
“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非洲传播影响力比较研究”,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“中国在非洲国家形象和传播影响力研究”子课题,结项。
“自媒体生态下社会传播创新社会管理的作用与机制研究”,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,结项。
“文化认同•民族认同•国家认同——对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的批判研究”,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培育项目,结项。
参与项目
“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媒介融合时代菁英女性培养与领导力提升研究”,2015年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,在研。
“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研究——中非人文交流合作”,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应急专项委托项目,结项。
“全球视域下世界女子高等教育与大学女校长群体研究”,2011年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,结项。
“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党报传播的实务创新”,2008年江西省社科“十一五”规划项目,结项。
“国际传播力及评价体系研究”,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普通项目,结项。
“广播影视人才培养研究”,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重点项目,结项。
《非洲传媒集团化经营及其特点和影响》,《青年记者》2014年第9期。
《非洲广播电视数字化浪潮及中国机遇》,《中国记者》2014年第9期。
《中国建构对非国际话语权的实践与理念——一种公共外交的视角》,《非洲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历史变化》(文集),世界知识出版社,2014年。
《中国对非传播情况调查及建议——基于对12个非洲国家17名学生的访谈》,《对外传播》2014年第6期。
《外交构想力与中国对非洲国际话语权的提升》,《现代传播》2014年第3期。
《BBC、VOA对非广播节目设置与传播策略》,《中国记者》2014年第2期。
《非洲网络媒体格局及其发展趋势分析》,《传媒》2014年第1期。
《中国媒体布局非洲的原则与策略》,《对外传播》2014年第1期。
《BBC对非广播节目设置与传播策略分析》,《中国广播》2013年第8期。
《NGO与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及话语权的建构》,《现代传播》2013年第7期。
《建构对非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的主体》,《对外传播》2013年第6期。
《从国际传播技术范式变迁看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战略选择》,《现代传播》2012年第5期。
《超越“非洲范式”,重构中国对非传播战略》,《现代传播》2011年第4期。
《国外有关非洲形象研究述评》,《西亚非洲》2011年第1期。
《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几点思考》,《国际问题研究》2005年第4期;同年被上海《社会观察》第10期摘转。
《外交构想力与软权力的形成》,《国际观察》2005年第5期。
传播与社会治理
《20世纪知识分子的“淑世意识”与编辑出版的勃兴》,《中国编辑》2015年第1期,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出版业》2015年第2期全文转载。
《“全视之眼”时代数字化隐私的界定与保护》,《新闻记者》2014年第8期。
《I-crowd时代“沉默的螺旋”倒置的成因及影响——以“PX项目事件”的舆论引导为例》,《新闻与传播研究》2014年第2期。
《自媒体时代舆论聚变的非理性与信息公开滞后性的互构》, 《浙江学刊》2013年第3期。
《社会传播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与功能》,《浙江学刊》2012年第2期。
《知识分子与现代传媒的相似性与差异性》,《现代传播》2010年第12期,被《当代传播》2011年第1期摘转。
《公共事件传播对推动法制创新的作用》,《传媒观察》2010年第12期。
《美国报业寒冬的启示:报纸必须学会数字化生存》,《中国报业》2009年第8期。
《媒体传播·观念嬗变·制度创新——媒体参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制度性分析》,《现代传播》2009年第2期。
《中西方传播立法控制模式简析——一种历史文化的视角》,《新闻记者》2009 年第1期;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《新闻与传播》2009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
《电视作为合格对话者的条件》,《现代传播》2008年第6期。
《媒体的“他者意识”及其危害》,《新闻三昧》2006年第8期。
《谈新闻媒体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功能》,《今传媒》2005年第4期;被《新华文摘》2005年第14期全文转载。
《中国免费报纸发展概述及前瞻》,《中国报业》2005年第7期。
《专业电视频道缺什么》,《中国记者》2004年第12期。
《烛照今世的思想火花——近现代国人新闻传播立法思想回顾及评价》,《新闻记者》2004年第12期。
《从形象到认同: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》(专著),获中国传媒大学首届科研培育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;
《I-crowd时代“沉默的螺旋”倒置的成因及影响——以“PX项目事件”的舆论引导为例》(论文),获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。
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英国365bet备用网址
邮编:100024
E-mail: longshu2003@sina.cn